咨询热线 0551-63366787

读书日·读者说:名书店是点亮城市的一盏灯

2018-04-23 发布       790 次阅读
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文化的普及,从商品匮乏到商品的极大丰富,安徽市民越来越渴望通过读书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文化需求十分强烈。

  近年来,我省不断谋划支持实体书店,从省城合肥的三孝口新华书店,到城区的瑶海图书城、全球首家共享书店……多家书店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一步一步打造城市地标,进阶为一所所全国名书店。

  那么,在读者心中,书店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近日记者走访安徽几所书店采访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了解儿童、学生、市民对书店的看法。

  孩子眼中的书店:

  在儿童心中种下读书的种子

  书盈四壁,万籁无声。走进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书籍和随处可见的沉浸墨香的读者,座位上、书架旁,坐着看书学习的孩子。

  “为什么来书店看书?”记者问道。

  孩子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书店环境比较安静。”“书香云集,氛围很好。”

  单巍巍家就在24小时新华书店附近,平时她都会带8岁的孩子来这里看看书。她说,“书店很自由,氛围更好,书类齐全,更新很快。”

  单巍巍说,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她一直都很重视对其阅读的引导和启蒙。之前,她曾带过孩子去过其他书店看书,但是书店装修花哨、音乐嘈杂,极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精力阅读。单巍巍认为,“书店就是书店,格局很重要,一定要独立,才能让孩子们沉浸下去读书。”

  倪杰今年13岁,他说自己经常和同学一起来这里看书,之所以选择书店看书,是因为书店自由舒适的环境,和书店格调高雅的装修布局。

  读者张云告诉记者,在书店经常能看到孩子们来读书,书店非常安静,能让孩子们投入书的世界中,不受干扰。

  读者金莉是一位16岁的高中生,她说,在书店看书比在其他地方看书更舒服,所以到家门口的书店看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大学生眼中的书店:

  书店不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记者采访发现,在电子阅读风靡的今天,我们身边的实体书店似乎在日益减少。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在图书馆和书店,他们看书自习,泡书吧成为一种新风尚。

  去年以来,共享概念持续火热,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共享图书”的经营模式也迅速吸引全球目光。共享书店让新华书店变身全球图书馆,增加了书店的流量,也带来了一些社会效益。

  读者张显说,免费借书是共享书店的最大特色,出于读书的需要,很多人会经常来这里借书。“共享图书”的经营模式是当今“共享经济”的产物,也是实体书店转型发展的显著表现。

  无独有偶。位于郎溪路与长临路交口的瑶海图书城也成为“书香合肥”一张最具气质的“城市名片”。瑶海图书城图书总监史靖澜向记者介绍,书店提倡‘图书+’模式,在空间内市民拥有的不仅仅是书籍,更有优质的美学产品,可口的餐饮,多样的文化活动,贴心的市民服务。在追求的是以人为本,贴近人们的情感,拉近与市民的距离。

瑶海图书城
 

  目前,瑶海图书城总面积4800平方米,分为生活美学馆、儿童馆、深阅读区、浅阅读区、精品咖啡区、平台销售区、艺术馆、活动舞台、空中阅读环廊等多个块面。瑶海图书城致力于打造一个业态丰富,功能多元,环境友好的城市阅读空间。

  随着传统书店的转型发展,一些独立书店、概念书店应运而生。书店的“互联网+”“图书+”的发展模式改变人们在传统意义上对于书店的认识,也为其他实体书店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地方。

  合肥“前言后记”书店是新华书店的小资马甲书店,近年来因为走入不少商业街区甚至走进高铁南站而备受关注。采访中,不少大学生向记者提起“前言后记”书店。他们认为,虽然书店很小,但是阅读氛围浓厚,“一个有着自由舒适氛围的书店能吸引更多的人。”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饶伟去过省内不少书店,对独立书店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独立书店更满足这个时代年轻人个性化文化需求,与过去那种呆板的图书馆给大家带来的感觉不一样。

  “同时独立书店也满足了年轻人社交需求。”饶伟表示,比如大家在书店里拍一些文艺清新的照片,跟朋友去分享读书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注意。

  上班族眼中的书店

  一个城市灵魂之所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为了支持实体书店的发展,为百姓生活增添书香,自2016年起,我省出台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全国第三个出台支持此类政策的省份,并重点提到要将书城、书店打造成城市文化地标。

  而打造文化地标的首要任务是要打造一个知名度高的名书店。“名书店是一座城市的一个名片,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了文化的底蕴。”采访中,市民许荣华表示,名书店能够慢慢推广文化,营造阅读氛围,打造这样的书店需要下一番功夫。

  合肥市瑶海图书城图书总监史靖澜认为,打造一个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书店很有必要,“名书店是一个城市灵魂之所在,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状态,以及文化群体的活跃度。决定一座城市实力的不单单是经济,也不仅仅是科技,而更应该是文化力,书店可以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力。”

  史靖澜表示,一些好的名书店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定期组织邀请大家举行读书活动,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实力。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饶伟认为,目前,安徽地标性的书店数量还很少,独立书店作为城市地标吸引外地游客的力量还很弱,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是比不上南京先锋书店、北京单向街书店等。

  爱书者说:

  让更多的人喜欢书店,爱上读书。

  记者发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移动阅读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很大。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纸质阅读少了,实体书店却多了。部分特色书店因为保留自身特色创新转型得以成为城市文化地标。移动阅读的普及和实体书店的复兴,两种对峙形成两道不同的风景线。

  就如何打造名书店,采访对象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饶伟表示,如果国家从政策法律上引导独立书店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产地的支持,这也是很好的机遇。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阅读氛围,产生促进作用。城市书店自身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人们走进这个独立书店。

  合肥瑶海图书城图书总监史靖澜也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相关政策,政府的政策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而一个城市的发展又影响着每一个市民群众。史靖澜还表示,特色书店对自身定位的思考也很重要,我们要思考的是,书店究竟是一个商业空间,还是一个承担城市文化传播与知识分享的空间?或者两者兼具,或者有更多可能。

  为更好打造安徽名书店,史靖澜还表示,接下来,瑶海图书城将做出更多努力吸引市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增加书籍馆藏量,满足大多数人群的阅读需求;二是不断美化与升级空间环境,带给人们更舒适的感受;三是开设形形色色的活动吸引人群,利用适当的促销活动刺激读者的消费;四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努力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安徽名书店。

  “让更多的人喜欢书店,爱上读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读者可以期待,兼具更多可能的书店将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打造文化性地标的名书店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