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
5月22日晚消息,
截至目前,
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
报告猴痘病例。
当地时间21日,
世卫组织指出,
现有信息显示,
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
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在德国报告猴痘确诊病例后,研究人员在德国慕尼黑的一家实验室内工作。图据新华社/路透
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哪些?
通常,猴痘病毒的人际传播并不常见。
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通常需要更长时间面对面才能发生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猴痘病毒还可经由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
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世卫组织:更多国家可能将发现猴痘病例
据新华社5月22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21日发布猴痘疫情暴发预警称,鉴于目前已在多个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国家发现病例,未来有可能在这些国家及其他国家发现更多病例,猴痘病毒将进一步传播。
世卫组织21日数据显示,5月13日以来,世卫组织3个地区办事处的12个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国家已报告了92例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迄今还没有死亡病例。
其中,确诊和疑似病例主要来自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其余分布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和美国。
世卫组织称,这些病例并无明确的猴痘流行地区旅行史,且主要但不限于发现在男男性行为者中。
世卫组织预计,随着监测的扩大,未来有可能在已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其他国家发现更多病例。当前应对重点是向最容易感染猴痘的人群提供准确信息以阻止进一步传播。
证据表明,感染风险最高的是在猴痘患者出现症状后与他们有过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
由于猴痘病例常多发于西非和中非地区,而目前多个国家报告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却没有任何猴痘流行地区旅行史,这种情况并不正常。
因此,世卫组织认为,迫切需要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并采取全面措施,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追踪接触者、提供支持性护理等以限制进一步传播。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应警惕患者是否出现非典型皮疹相关信号,这类皮疹依次表现为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并可能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背痛和肌肉酸痛等。
患者可能就诊于社区和医疗保健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初级保健机构、发热诊所、传染病科、妇产科、泌尿科、急诊科和皮肤科诊所等。提高防范意识对识别和预防进一步的继发病例及有效管理当前疫情至关重要。
猴痘病毒最新基因测序:
温和西非株系
截至5月21日,来自葡萄牙、比利时、美国的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公布了近期在全球多地暴发的猴痘疫情中感染者所携带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初步结果。三份猴痘病毒(MPXV)的DNA序列初步显示同源,同属温和的西非株系,其与2018年和2019年在英国、新加坡和以色列发现的猴痘病毒关系密切。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猴痘病毒主要有两个分支: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西非分支的致死率较低,大约1%的感染会导致死亡;刚果盆地分支则可以导致10%的死亡率。
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最新评论说,目前的猴痘疫情是中非和西非以外最大的同类疫情,随着对更多的病毒样本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者们或许将得出结论,即是否一种猴痘病毒的单一变体导致了最近一次疫情中的所有病例。
俄罗斯猴痘病毒检测盒
已完成实验室测试
俄罗斯“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国家科学中心(下称“矢量”中心)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一种自动操作的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检测包括猴痘病毒在内的正痘病毒。针对该检测盒的实验室测试已顺利完成。
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矢量”中心日前发布消息说,在临床模式下开展的实验室测试表明,检测盒能有效测出牛痘病毒、猴痘病毒、痘苗病毒等正痘病毒。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率达到85%。
另据俄媒体报道,“矢量”中心于18日向俄卫生部提交了本国第四代天花疫苗的注册申请。该中心认为,尽管人类早已消灭了天花,但随着近些年来局地永久冻土的融化,冻土中可能残存的天花病毒仍有释放的风险。
比利时要求猴痘病例进行21天自我隔离
据比利时《晚报》等多家外媒报道,在发现多例猴痘病例后,比利时卫生部门于当地时间19日发布声明,要求猴痘病例进行21天自我隔离。该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要求猴痘病例进行自我隔离的国家。
报道称,接触猴痘病例的人不需要自我隔离,但应该保持警惕,特别是在与弱势群体接触时。
资料图 新华社发
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过猴痘病例。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在华山感染公众号发文指出,我国虽然还未有猴痘确诊病例的报道,但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猴痘病毒输入我国的风险将持续存在,并随着欧美出现疫情,我国输入性病例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教授安妮·里莫因指出,猴痘病例增多可能与消除天花有关。1980年后,人们不再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的免疫力也有所下降。
我国自80年代初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牛痘)后,目前40岁以下的人群对于天花和猴痘普遍没有免疫力。我们在密切关注国际猴痘流行疫情的同时,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你想知道的“猴痘”信息
一图带你读懂
来源: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