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51-63366787

合肥阔步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2018-10-07 发布       600 次阅读

集五大“国字号”创新品牌于一身

合肥阔步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等,成为国内集五大“国字号”创新品牌于一身的唯一城市,阔步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目前,合肥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316家,院士工作站47家,博士后工作站98家;拥有各类人才173.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两院院士108人;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09户,总量达1666户。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今天,创新已然成为合肥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创新实力突飞猛进、创新成果遍地开花、创新指标持续上升。

  目前,合肥的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已经列入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等产业技术保持国内领先。同时,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超导核聚变中心、离子医学中心等重大工程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初步构建形成“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创新链条。

  此外,合肥在基础研发上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量子通信、铁基超导、智能语音、强磁场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建成了全球首个量子通信城域网,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由中科大主导研制。同时,诞生了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首条平板显示10.5代线,研发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双离合自动变速器、X射线口腔CT诊断机、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等。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动力。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09户,总量达1666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1%(2016年数据),发明专利拥有量17008件、增长28.1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6件,较上年增长4.56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44.46亿元、增长19.9%。

  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合肥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标志着合肥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推动安徽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战略机遇。”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擦亮这一国家级的金字招牌,有助于提升合肥乃至安徽在全国甚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合肥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形成“2+8+N+3”框架体系。不仅编制滨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重大规划,还深化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北航科学城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围绕关键技术领域,合肥部署了一批科技重大专项。近三年来,量子信息等领域共66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国拨资金18亿元。同时,加速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加强科技示范应用,培育出量子保密通信、新能源汽车、城市生命线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此外,加快推进京东方10.5代线等重大项目建设,通过完善创新链条、知识产权评估、人才政策支持等手段,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构建一流综合性创新平台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要从国内外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目前《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已出台,未来安排20亿元经费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同时,针对高层次人才出入境管理、薪酬待遇、编制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生活配套服务等方面,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

  据悉,合肥已组建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推进全市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及服务工作。建设院士工作站47家,目前在肥“两院”院士总数达108名。

  为了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肥创新创业,合肥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截至目前,资金规模已达4.94亿元,审批通过项目69家,审批金额3.39亿元,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400余人。

  另外,合肥在促进科技金融结合上持续发力,开展创新贷和科技小额贷,为科技企业提供基准利率贷款,2017年分别放贷10600万元、1800万元。促进专利与企业、金融的深度融合,采取“开放式服务,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融资,174家企业利用219项专利质押,获银行贷款20.2亿元。推进企业专利保险试点,共计有86家企业为236项专利办理了保险,理赔金额达780万元。

  “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建立与中科院合肥专项办常态化联系机制,研究解决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重难点问题,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将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继续谋划一批重点项目,深入推动科研攻关,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一流综合性创新平台。